河南省鎮平縣:菇香飄滿振興路 推動雙孢菇產業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21-08-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夏日的雨后,空氣格外清新。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郭莊回族鄉孫樓村雙孢菇基地大棚里,菌床上雪白的雙孢菇長勢喜人。
2020年以來,鎮平縣以創建雙孢菇農民種植全國大縣、實現雙孢菇全產業鏈為目標,建基地、延鏈條、創品牌,推動雙孢菇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全縣涉及雙孢菇種植的鄉鎮有13個,種植基地15個,種植大棚達575座,種植面積31萬平方米,食用菌深加工項目多達兩個,全縣雙孢菇總產量突破1400萬斤,產值突破4200萬元。鎮平縣雙孢菇已成為河南省“賣全球”的知名農產品,全縣有近3000人從事雙孢菇生產和經營。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壯大,鎮平縣雙孢菇品質獲得較極大提升,產品安全得到保障,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暢銷北京、上海、鄭州、西安等國內1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俄羅斯、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綜合郭莊基地分戶承包和其它基地由一種經營方單獨承包的做法,鎮平縣采用由一個經營者牽頭總承包,然后再分戶承包經營的統分結合模式,由總承包方提供種植技術支持,統一供料供種、統一銷售,由分戶承包人負責日常種植管理及采摘,降低總承包人的用工壓力和投資風險,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在經營上,針對8%的租金,實行逐年抵扣回購經營方投資的固定資產,以減輕承包經營者的投資壓力。
為發揮雙孢菇種植用工量大的優勢,鎮平縣提倡由村組干部牽頭成立經濟合作社,通過入股分紅、進基地務工等方式,大力推廣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村企合作、創新形成聯農帶農致富新模式。圍繞雙孢菇產業鏈,鎮平縣以“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從“秸稈回收—基料生產—菌種培育—基地種植—加工生產—冷鏈存儲—品牌銷售—種植廢料回收—有機肥加工”,實現全閉合產業鏈發展。
為加強品牌和市場建設,鎮平縣注冊“玉都五朵山”牌雙孢菇商標品牌,對全縣雙孢菇進行質量檢測并出具市場準入檢測合格報告,對13個雙孢菇種植鄉鎮的主管副職和基地經營者進行品牌建設培訓,對生產管理中的用料、用藥、技術規范參數進行采集記錄整理,為后續產品認證和市場營銷打好基礎。
在該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辦368個益農信息社、供銷社村鎮供銷點以及“同富小康”等電商平臺推介展銷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和產品影響力。同時,綜合各基地技術員的指導經驗,對雙孢菇生產管理各技術環節要點進行歸納整理,編寫技術操作規范,指導全縣雙孢菇標準化生產發展。
為擴大全產業鏈規模化發展,鎮平縣利用扶貧發展專項資金,在雪楓街道榆盤村南建設食用菌原料基地,其中,一級料發酵隧道25條,二級料發酵隧道10條,育種車間1600平方米,恒溫庫房2200平方米;在石佛寺鎮老畢莊建設雙孢菇廢水提純設施,可提純香精和氨基酸,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既拉長產業鏈增值增效,又保護生態環境。為了解決雙孢菇下架廢料處理問題,該縣又引進資金,備建年產10萬噸生物有機菌肥廠。
為促進招商引資規模、質量雙提升,鎮平縣分別引駐新疆客商投資成立鎮平縣利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菏澤富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在雪楓街道榆盤村和縣產業集聚區建設雙孢菇廢料有機肥廠和鮮菇烘干分揀加工廠,完成雙孢菇生產加工銷售和廢水廢料深加工全產業鏈閉合銷售,實現產業效益和資源利用最大化。
搭乘電商快車,讓新鮮雙孢菇“進城趕集”,是鎮平縣加快產業轉型發展的又一成功做法。該縣以雙孢菇專業合作社、電商基地為依托,培育電商帶頭人,積極鼓勵雙孢菇種植大戶實現“線下+線上”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逐步形成網絡直播、網絡銷售、自建平臺、平臺產業帶等多種電商業態匯集的發展格局。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