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用“數” 鄉村振興“加速跑”
發布時間:2021-05-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六七畝玉米地,人工噴灑最少要1天,用無人機灑藥只要3分鐘,既方便又省力,大大提高了效率,還規避了健康風險。類似這樣的智慧農業應用場景越來越常見,用“新農具”、干“新農活”、忙“新農事”,數據成“新農資”、農家成“新店家”、農民成“新農人”,依托創新理念引領和創新技術引擎,鄉村振興上“云”用“數”,邁上“快車道”,“跑”出加速度。
“云端”發力,“新農具”耕耘新天地。隨著智能科技、數字技術與現代農業加快融合,越來越多的新型農機設備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植保無人機等“金扁擔”、“新農具”大顯身手。“云”播種、“云”灑藥、云“培訓”廣泛應用,農業現代化之路越走越寬廣,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抗風險能力,為搶農時、保豐收爭取了時間和主動權,不僅讓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逐漸告別了“看天吃飯”的歷史,“智”惠農業打牢鄉村振興底色。
“數字”賦能,“新農活”編織新圖景。一根網線、一塊屏幕、一部手機,搭乘信息技術、大數據的便車、快車,農村電商蓬勃興起,直播帶貨風起云涌。直播成為“新農活”,拓寬農貨銷售路徑,拓展農民增收渠道,破解豐產不豐收難題。去年,832個脫貧縣通過阿里巴巴平臺累計實現商品銷售超2700億元,全國脫貧縣發出的電商包裹總數已近13億個。農村“新基建”加速擴容,鄉村網絡不斷延展、通暢,“新農活”成為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亮麗風景線。
“智能”幫辦,“新農人”托舉新農村。莊稼漢從“老把式”變身“新農人”,“種糧一年不如打工一月”漸成過去時,日子越來越紅火,越來越有盼頭和奔頭,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返鄉創業。無人機操控手、智慧農業管理人、農村電商從業者等新興職業不斷涌現,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和創業舞臺。“互聯網+服務”、“互聯網+文化”、“互聯網+治理”,上“云”用“數”不斷刷新高度、拓展深度,“新農人”大有可為、奮發有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從愿景走進現實。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抓住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機遇,把鄉村振興戰略與國家大數據戰略有機結合,大力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用“數字”音符譜寫新時代的田園新歌,用智慧和汗水建設美麗家園、耕耘幸福生活,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鄉村振興畫卷徐徐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