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萬物生長。走進山西呂梁山腹地的興縣康寧鎮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內,羊肚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在菌棚地里,小心翼翼地采摘著羊肚菌。這是康寧鎮試種羊肚菌的首個豐收季,羊肚菌產業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為呂梁山區鋪就一條特色致富路。
(興縣融媒供圖)
一、破土而出的“致富”產業
羊肚菌,被譽為“菌中之王”,其營養豐富,經濟價值極高。
2024年,康寧鎮立足鄉村實際,與河北省農科院攜手合作,精心謀劃并實施了羊肚菌產業項目。目前,試驗種植面積已達30畝,從去年11月播種至今,羊肚菌已順利出菇,即將進入全面采收階段。預計一畝地產量能達到500至750公斤。
發展羊肚菌產業不僅是助力康寧鎮村集體經濟增收的一項有效措施,同時也為村民提供了寶貴的就業機會。從大棚的搭建、育種、制作營養包、栽種、采收到銷售等多個環節,帶動了周圍50余名村民參與到羊肚菌的產業中來,實現了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的雙贏。
康寧鎮安家莊村的任冬梅是種田務農的“老把式”,今年雖然已經68歲了,但種起地來手腳麻利、技藝嫻熟,去年康寧農業園區運行以來,她就成了第一批產業工人,負責羊肚菌的培育、種植、采摘,作為全鎮首批“持證上崗”的產業工人,任冬梅每月能掙2800元勞務費,這在過去靠天吃飯的旱塬山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二、推廣應用羊肚菌標準化生產技術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康寧鎮大力推廣應用羊肚菌標準化生產技術,帶動農民科學種植。
為了讓更多的農戶掌握羊肚菌種植技術,實現標準化種植。康寧鎮邀請羊肚菌專家賈乾義教授為當地農戶傳授羊肚菌生產技術。在農民夜校的課堂上,賈乾義教授用方言講解著羊肚菌種植關鍵要點。“我們要把實驗室建在田間,論文寫在大地上。”這位與食用菌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專家,帶領團隊研發的“晉北旱作栽培法”已申請國家專利。康寧鎮鎮政府搭建的“專家工作站+實訓基地+示范戶”三級培訓體系,讓95%的參與農戶掌握了羊肚菌標準化種植技術。
興縣康寧鎮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技術專家劉玉英說:“我們通過試種發現興縣的土壤和氣候特別適合羊肚菌的生長,今年秋天我們計劃推廣到其它鄉鎮,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
三、科技賦能的振興圖景
產業振興是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康寧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尤其是在產業振興方面下大力氣,下大功夫。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近500畝的設施蔬菜園區,初步試種了17棚,取得一定的效益。這次羊肚菌試種成功,為基地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將緊密圍繞縣兩會提出的建設特色農業強縣目標,總結經驗,擴大種植規模,從菌種制作、種植、加工到銷售全鏈條發力,做好增收文章,力爭將羊肚菌種植打造成為康寧鎮的特色招牌產業。
羊肚菌撐開的不僅是致富傘,更是一個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春天,羊肚菌產業正孕育著充滿希望的未來。呂梁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喬云表示,要以綠色有機產品為定位,嚴格把控生產流程,全力打造羊肚菌特色品牌,實現從“種得好”到“賣得好”的跨越,同時,要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優勢,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推動興縣羊肚菌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搭建羊肚菌產業信息共享的交流合作平臺,推介興縣發展羊肚菌產業的資源優勢,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和山西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共同主辦的“羊肚菌產業技術培訓暨高質量創新發展交流會”定于2025年4月24日-25日在山西省呂梁市興縣舉辦。誠邀各相關單位及行業同仁積極報名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