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滇幫扶:小菌包拉動大“錢”景 打開增收致富之門“金鑰匙”
近年來,得益于上海市靜安區對口援助文山市工作的深入推進,食用菌逐漸成為文山市馬塘鎮塘子寨村群眾打開增收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在文山市馬塘鎮塘子寨村的上海市靜安區援建馬塘菌包廠里,走進包裝車間,幾十個農戶正在有序地制作菌菇包,動作嫻熟。
據介紹,文山市滇珍菌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冊資金900萬元,主要從事姬松茸、羊肚菌等珍稀食藥用菌的種植、加工、銷售及技術服務,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成立之初同時組建了文山市文祥巴西蘑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據了解,合作社2016年被農業部評為“國家級示范社”,現有入社農戶87戶,帶動社員建造415個大棚種植姬松茸,主要為社員提供建設資金支持、原材料采購、技術指導咨詢及產品銷售等服務。合作社對社員農戶實行“統一提供菌種、統一提供培養料、統一提供技術、統一價格收購、統一銷售產品”的全程管理經營模式,引導農戶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吸納群眾就近務工,讓食用菌種植業成為村里特色產業。
2021年,上海援建馬塘鎮湯壩村食用菌種植基地項目。食用菌培養料生產車間800平方米,建設姬松茸種植節能溫棚20個。項目投產后年生產培養料100萬袋,產值250萬元。20個節能溫棚年產鮮菇120噸,產值180萬元,基地為項目區及周邊提供45人的勞動力就業渠道,年務工收入125萬元左右,通過基地示范帶動附近農戶種植食用菌500畝。目前,越來越多農民通過種植食用菌走上增收致富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