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西龍州縣北部灣食用菌產業(核心)示范園區,座座大棚菇房拔地而起。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10月,全縣食用菌種植面積達40萬平方米,生產超778萬棒,產量超3775噸,帶動300余人就業增收。
近年來,該縣在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等相關部門指導下,出臺食用菌產業扶持政策,累計投入6863萬元建設龍州縣北部灣食用菌產業(核心)示范區。通過建成標準廠房、提供600畝國有土地,吸引公司入駐;將56座常溫出菇大棚出租給28個合作社,實行統一提供菌棒、技術指導、收購銷售、年底分紅“四統一”,種植戶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目前,該園區已成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自動化生產程度靠前的食用菌全產業鏈生產加工基地。

以
“品種、品質、品牌”為重點,該縣引進海鮮菇、茶樹菇、秀珍菇等市場前景良好的新品種,推動食用菌產業向高質高效升級;結合科技創新轉化,將食用菌栽培原料本地化作為工作內容,開發利用桑枝、稻草等秸稈作為食用菌栽培基質,提高食用菌品質;打造“貓千歲”等銀耳飲料品牌,將食用菌產品推向全區乃至全國,同時通過口岸出口到東盟等國。
龍州縣還引進國內先進食品生產企業,建成工廠化銀耳種植與深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規模化全產業鏈園區。僅今年1-10月,園區生產鮮銀耳40萬棒、銀耳鮮露飲料2800萬瓶,產值2.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