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沒有與脫貧無關的事。”縣委書記王清華的這句話是近年來河南盧氏縣全力脫貧攻堅的最好注腳。
提前一年完成9310戶33866人的易地扶貧搬遷,約占河南省搬遷總量的1/9;到2018年底,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初的18.9%降到3.43%……盧氏這個深度貧困縣從“貧至深”到“變至切”,令人印象深刻。
盧氏縣東明鎮澗北村香菇帶貧基地的40個
香菇大棚已經建成。30號大棚內,鐵架上“躺”著近8000個菌棒,灰褐色的香菇“急切”地生長,菇農莫小城迎來收獲。現在,兩戶貧困戶在他的大棚里打工,他轉身成了帶貧戶。莫小城說,管理好點,一個大棚一年能掙五六萬塊錢。
盧氏發展好產業不容易,王清華對此深有感觸:“如果沒有龍頭企業帶動,資金、技術、管理、銷售、用工,處處有障礙,時時有風險。”
盧氏選準綠色農業為扶貧主導產業。“龍頭企業負責前期建設、研發和后期銷售,農戶負責中間生產環節,現代化農業與手工勞動友好結合,產業一點就亮了。”到盧氏投資食用菌、蔬菜扶貧基地的信念集團董事長葉傳林說。
圍繞特色產業,近兩年來,盧氏共建成培訓就業基地44個、產業扶貧基地351個、扶貧增收大棚3000個。其中,僅食用菌產業出口就超過2億美元,帶動貧困群眾8250戶,戶均增收1.8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