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近日,記者來到曹縣仵樓鄉元堯村雙孢菇種植基地,剛到村口,就看到三排類似種植大棚樣式的建筑,密密麻麻的小窗戶鑲嵌在大棚墻壁上,顯得有些神秘。
據了解,元堯村的雙孢菇種植從2005年開始,曾先后到虞城、夏邑參觀考察,學習先進技術,剛開始建設了5個大棚,此后幾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也開始拉長。今年,為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雙孢菇半成品加工工作也開始開展。通過蒸煮、腌制,一斤雙孢菇就能增加一塊錢的附加值。現在全村有40多個大棚,每個棚的面積在900平方左右,算起來有三萬多平方,一個種植戶最少有一個大棚,最多的有八九個棚。
元堯村黨支部書記兼曹縣恒發食用菌雙孢菇種植合作社的理事長王付軍介紹:“雙孢菇在每年的7月10日左右開始種植,第一步就是漚草,按照20斤稻草配30斤牛糞的比例配置均勻,漚草的時間需要個把月。這步工序是用工量最大的時候,整個大棚基地,一天干活的有500多人,很多附近村的老人、婦女甚至假期中的學生都來這里干活。”據了解,雙孢菇是一種食用菌類,對溫度、濕度有著較為精確的要求。當年中秋時節開始收獲,可以一直收獲到次年五月份,一平方大概收獲雙孢菇40斤左右,在收獲期間,每隔三兩天,就需要采摘一次,多數大棚的種植戶都有長期雇工。王付軍說,按照合作社和村里的規劃,要進一步拉長雙孢菇的產業鏈,把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都吸引回來,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夢想。(編輯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