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任志梅)近日,新疆新和縣共有28戶農戶與企業簽署了《食用菌“庭院經濟”保底價收購合同》,至此,新和縣“庭院經濟”發展拉開序幕。渭干鄉托格拉克艾日克村村民買買提簽署好手中的購銷合同后,高興地說:“當初為發展‘庭院經濟’吃不準,這下好了,有了這份合同,我就像是吃了定心丸。”
據了解,新和縣是國家級優質棉基地縣,盛產棉花、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年產棉子殼和其它農作物秸稈2萬噸,可供栽培食用菌2000萬袋以上。2011年麗水援疆指揮部利用棉籽殼和秸稈的豐富資源,引進香菇、平菇、黑木耳生產技術,把新和縣建設成了南疆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徹底改變了過去棉子殼和秸稈利用率不高的局面。
為了扶持食用菌“庭院經濟”走上快車道,麗水援疆指揮部協同新和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一是引進龍頭企業,向農戶提供發菌好的菇棒,并與農戶簽訂香菇每公斤8元、平菇每公斤5元的最低保護價收購合同;二是在資金上,給予發展食用菌“庭院經濟”的農戶以每棒2元的補助;三是在技術上,通過激勵機制建立起以“援疆技術人員、新和縣鄉鎮農業技術人員、企業技術人員”三重技術輔導機構,為食用菌“庭院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新和縣科技副縣長哈力再提·海力力認為,“發展食用菌‘庭院經濟’,有兩大利好,一是避開了新和農村的農忙季節,為農戶提供了一門新的增收渠道;二是沒有破壞新和縣農民原有的生產用地結構,推廣起來農戶容易接受。”通過“庭院經濟”這個模式的推廣,新和縣食用菌產業會發展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