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國家、省市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專家齊聚河北省阜平縣,為當地食用菌產業提檔升級出謀劃策。
經過對阜平縣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及相關企業進行走訪調研,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專家譚琦用震驚一詞形容自己的所見所聞。
對于阜平縣食用菌產業的提檔升級,譚琦也給出自己的建議。首先,他希望當地政府能夠繼續支持食用菌產業,支持企業完成轉型升級,整體要提質增效,在穩固產量的同時提升產品質量;其次,還可以拓展一些珍稀的食用菌種類,大眾的香菇品種可以適當控制數量,還需要進一步延伸食用菌產業鏈,在精深加工上多做文章;最后,將當地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與香菇產業相結合,把食用菌產業做出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參觀旅游,對食用菌進行科普,促進消費,把健康的食用菌送到百姓家中,也使從事食用菌生產的老百姓得到實惠。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省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專家李明建議,從管理角度,要繼續堅持“六位一體”(政府+金融+科研+龍頭+園區+農戶)和“六統一分”(企業負責建棚、品種、制袋、技術、品牌、銷售六統一,農戶分戶栽培管理)的產業發展和經營模式,當地政府要進一步強化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作用,并發揮產業經營主體——食用菌龍頭企業的作用,加大支持龍頭企業的力度;從技術角度,要加強產業技術的研發及應用,加強新品種的引進及現有品種的提純與復壯,推廣應用菌種質素繁育技術體系,做好菌種的快速繁育,優化改進工廠化菌棒生產體系,提高菌棒的生產能力及質量,研發推廣應用精準化栽培及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體系,打造特色高端產品。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市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劉宇建議,重視品種的同時,也要持續關注產業同質化帶來的不良影響,增強新品種技術儲備,加強深加工,開發功能食品,拉動產業消費,最后,還要注重培養食用菌領域專業人才,儲備技術力量,讓產業持續不斷地做下去。
保定市委常委、阜平縣委書記劉靖介紹,2015年起,阜平縣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業已成為全縣規模最大、勢頭最好、效益最佳的富民產業。
截至目前,全縣食用菌種植總面積發展到2.1萬畝,規模園區102個,建成食用菌棚室4658棟,栽培菌棒8000萬棒,產量5.85萬噸,總產值達到9億元以上,銷售產值達4.68億元;直接帶動群眾15438戶、38350人,年增收3.5億元,戶均增收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