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從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獲悉,2021年,該所食用菌課題組(簡稱:課題組)首次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指導試種的白肉靈芝,目前長勢喜人。至此,白肉靈芝種植技術在西藏全區實現全覆蓋。
由于白肉靈芝是西藏的一個重要品種,(經鑒定)也是新種。它的多糖和三萜含量特別高、營養成分比較高,所以在西藏是主推品種。目前,在林芝、拉薩、日喀則、山南、那曲、昌都等地都有種植。2021年,西藏會將此項技術推廣至阿里地區,主要在普蘭縣種植,目前長勢良好。

據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君麗介紹,近年來,通過農業部項目和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科技富民強縣穩邊”項目,課題組在西藏全區致力于推廣食用菌種植技術,并首次開展高海拔靈芝栽培技術示范,輻射帶動當地農戶參與種植、增加農戶收入。
村民種植積極性極高,也比較感興趣。村兩委也主動與縣政府溝通,申請構建鄉村振興產業,后期進行技術指導,將基地運作起來,為當地村民增收、鄉村振興出一份力。
阿里地區首次種植白肉靈芝,現在種了1畝多,屬于試種階段。今年試種成功,明年準備擴大種植面積,增加收入,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一些收入。現在,每個月培訓2名多油村貧困戶,把他們技術培訓好了,將來咱們自己也可以種植這些靈芝、種植蔬菜。

據介紹,課題組在推廣相關技術過程中,主要對溫室大棚進行了設施改造,安裝了自動微噴灌設施及溫濕控制系統,突破了高寒干燥及海拔在4600米以下高海拔地區栽培靈芝的技術難題。
張君麗稱,西藏是天然的“菌物庫”,尤其在藏東南地區具有豐富的菌物資源。相關資源的收集、保護、利用及種植推廣對保護高原生物多樣性將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