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上午,走訪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合山鎮百盛園公司基地后了解到,該基地新引進種植的砂仁赤松茸已到收獲期,每畝可達3000多斤。
在一片棕櫚林下,一壟壟枯枝葉覆蓋的泥土中,一朵朵菌桿白色、傘面赤紅帶白點的蘑菇成群成簇冒了出來。幾名工人正忙著采摘、裝筐。據基地負責人介紹,他們在11月中旬將菇種填埋到基質里,經過45天左右就會長出菇原體,再經過10天左右成形的赤松茸就會冒出來,并快速生長,現在已是采摘高峰期。
去年11月11日,赤松茸下種以來,12月28日開始采摘,一直采摘到現在,還能采摘一個月,采摘期今年多達2-3個月,今年,種植36畝,每畝超過3000斤。

據了解,赤松茸是生長在赤松林樹根部,與樹根共生的一種野生食用菌,俗稱松茸、松口蘑針松茸,原產于貴州、西藏、吉林等地,適合在中低溫環境生長。
2018年,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將它引進到廣東。百盛園公司從2018年開始引進菇種試種,并通過改變種植基質配方,不斷提升產量。
由于砂仁赤松茸在本地屬于新的品種,市場份額還不大,目前,主要銷往本地一些酒店和市場,下一步,他們將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客商前來采購并繼續擴大面積,帶動農戶發展種植,以進一步提升供應量,形成規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