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陜西省丹鳳縣巒莊鎮恰逢天麻生長最適宜時間,當地群眾常上山采挖野生天麻。目前,合作社通過技術指導、種子供應、產品回收、招工等方式,帶動當地42戶群眾增收致富。
從20世紀70年代起,巒莊鎮推廣人工有性栽培天麻技術,引進天麻有性繁殖技術,解決了因多代無性繁殖導致天麻種性退化、產量逐年下降等問題,為大規模發展天麻產業開辟了新天地。全鎮7255戶22302人,90%群眾通過種植、收購、加工天麻,或在天麻合作社、良種天麻產業園務工等方式,被鑲嵌在天麻產業鏈上。
經過多年發展,天麻在巒莊鎮成了氣候。怎樣以科技創新推動天麻產業轉型升級成了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新要求。為此,在丹鳳縣委、縣政府精心打造下,中國秦嶺天麻小鎮項目應運而生。
項目采取“政府+園區(公司)+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政府提供服務和支持,丹鳳縣永福工貿公司組織實施,今年3月占地1250畝、總投資2.8億元的丹鳳縣良種天麻產業園正式落戶巒莊鎮河口村。
最近,巒莊鎮正在加緊調試設備,即將投入試產。園區以中國天麻之父徐錦堂教授、中國醫科院藥植物研究所領銜王秋穎教授團隊為技術依托,研發了國內最先進的“蟒嶺紅”系列菌種,除滿足丹鳳及周邊地區麻農需求外,還為云南、貴州等地提供菌種服務。
在園區建設過程中,丹鳳縣永福工貿公司已與各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免費向種植戶發放“蟒嶺紅”優質天麻菌種10萬袋,輻射帶動全縣10476戶種植天麻17500多畝,并提供技術支持,戶均收入將達到5萬元以上,同時,在巒莊鎮選取建檔立卡貧困戶2000戶,每戶發放零代種子14箱,可栽培140箱4200窩商品天麻,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
“蟒嶺紅”天麻菌種的推廣,不僅提高了天麻品質和產量,還縮短了種植周期,一家一戶不再種植天麻花、生產“二菌一種”,統一由公司按照需求進行配送,種植戶將由原來的三年半收獲一茬變為一年半收獲一茬。
同時,隨著天麻立體種植、溫室栽培、壟栽、盆栽、箱栽和袋栽技術的推廣,解決了天麻種植與種糧(菜)、種藥、發展林業等爭地、輪歇倒茬的矛盾,為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創造了機遇,即,農戶可利用房前屋后空閑地栽種天麻,效益可觀。
未來,巒莊鎮園區還將研發天麻酒、天麻超細粉、天麻真空冷凍速干等系列產品,將天麻作為保健食品投入大眾視野,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大健康黃金產業”,把“巒莊天麻”名氣打出去,提升品牌影響力,讓“巒莊天麻”走出陜西、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