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據浙江麗水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2月,麗水食用菌經檢驗檢疫出口245批,貨值870.13萬美元,分別同比下降17.8%和31.9%。
經對出口食用菌企業調研發現,麗水出口食用菌下降主因有:一是外幣貶值沖擊企業利潤,出口積極性大大降低。日本和歐盟是食用菌出口的主要市場,僅2014年,麗水食用菌出口日本、歐盟市場占44.44%。自去年10月以來,歐元、日元持續貶值,分別累計貶值超過20%和15%。在此情況下,即期匯率低于簽訂訂單的匯率,使得企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轄區的大自然等食用菌企業表示不愿接來自歐盟、日本的訂單,企業持匯觀望,財務費用大增。二是市場需求疲軟,企業只得降價求市。近期,出口市場整體疲軟,外國客戶由特級產品訂單轉向實惠型的普通產品訂單并不斷壓價,使得出口企業只得主動“讓利”,食用菌產品單價有所下降。再則,高價的牛肝菌等野生菌減產,也是促使出口貨值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三是美國技術壁壘趨嚴致使企業開拓市場愈發謹慎。自去年9月至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加嚴對中國輸美食用菌檢驗,連發多個質量通報,麗水轄區食用菌企業也“名列其中”。因此,轄區企業專注提升產品質量以符合美方要求,進而鞏固原有客戶群,而非開拓新客戶。此外,春節假期期間,企業停工也對食用菌生產、出口造成一定影響。
作為全國食用菌主產區,下步,麗水轄區的“政檢企”三方將積極應對,有效破解目前的出口困局:一是保安全。依托麗水公共檢測平臺,推動各縣(市、區)平臺全覆蓋,產品檢測項目全覆蓋,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二是避風險。加強外匯避險知識宣傳,合理運用匯率避險工具減少損失。三是提質量。扶持龍頭企業,推動由原材料、初級產品向深加工、制成品等附加值高、利潤高的產品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