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0-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5日,第18屆菌草技術國際培訓班在福建農林大學開班。
來自桑給巴爾、密克羅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波黑、緬甸等18個發展中國家的30多名學員,將在隨后的48天里,參觀學習24種菌草生產和30種菌草栽培食、藥用菌的技術。
福建農林大學選派了學校菌草研究所所長林占熺等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多年從事菌草技術援外和國際合作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在培訓方式上,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采取參觀、考察、調查研究和學術交流等多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幫助學員學習菌草生產基礎知識,菌草栽培食用菌、藥用菌的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
傳統國內外香菇、木耳、靈芝等食(藥)菌的栽培原料主要是闊葉林,隨著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闊葉樹資源銳減,僅福建寧德地區和浙江麗水地區生產香菇一項,每年就要消耗200萬立方米木材。1986年,林占熺成功利用芒萁、類蘆等野草為原料栽培食藥用菌,解決了“菌林矛盾”。
目前,福建農林大學在國內已培訓了76個國家的1076名學員。此外,1993年起,福建農林大學先后派出21批77人次專家分赴日本、巴布亞新幾內亞、南非夸那爾省、盧旺達、萊索托扥給國家執行菌草技術合作和技術援外項目。(新華網)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