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山縣南溝村:猴頭菇撐起增收新希望 接續(xù)推進鄉(xiāng)村振興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隆冬時節(jié),天氣寒冷。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灘歌鎮(zhèn)南溝村的大棚里溫和濕潤,棚架上的猴頭菇茁壯成長,一派生機盎然,猴頭菇引種獲得成功。
武山縣科技局與灘歌鎮(zhèn)黨委多次溝通,共同謀劃猴頭菇產業(yè),并與甘肅農業(yè)大學銜接溝通,邀請專家現場考察之后,決定因地制宜發(fā)展低溫菌產業(yè)。
每個0.5畝的塑料大棚可種植4000多個菌包,每茬可收入3萬元左右,猴頭菇一年可生產二茬,以此估算,每個棚年預計收入6萬元左右。
南溝村猴頭菇項目先期投資15萬元,由甘肅農業(yè)大學碩士生導師、生物工程系主任贠建民教授提供技術支持,由武山縣田園農業(yè)合作社負責項目實施,灘歌鎮(zhèn)南溝村村委會、駐村幫扶工作隊技術參與。
項目于2021年10月啟動,建立1座猴頭菇栽培專用棚和1間菌棒裝袋車間,第一茬產品已經順利收獲,下一步,將建設滅菌接種實驗室和產品分裝車間,將這里建成猴頭菇高效栽培試驗示范推廣基地。
猴頭菇生產項目為當地村民帶來新的希望。在試驗示范推廣基地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關鍵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培養(yǎng)猴頭菇栽培技術骨干和熟練操作員工,建立自己的菌棒生產車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通過基地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指導建成菌類生產“家庭農場”20間左右,吸納當地群眾務工,為“三類戶”提供長期工作崗位,增加群眾收入,進一步探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經驗與方法,接續(xù)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