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時節,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鎮南馬村林地150余畝赤松茸種植區內,成片的赤松茸菌菇從潮濕的菌畦上破草而出,菇香滿園。保鮮庫內,幾名女工嫻熟地把分揀好的赤松茸擺放在泡沫盤上,等待裝箱發運。

赤松茸是食用菌的后起之秀,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是“素中之葷”的全價營養食品,可煎、炸、烹、炒、煲湯,口感細膩,深受人們喜愛。林下發展赤松茸種植,不僅能增加土壤肥力,促使林木快速生長,還能減少林木管護成本,實現林木經濟和林下經濟“雙收”。
反季赤松茸規模化成功培育,不僅增加產出效益,也為當地群眾搭建了在家門口務工增收的平臺。據涿州市委宣傳部透露,近年來,該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探索出“林下掘金、生態富民”的綠色發展之路。該市相關部門采用集中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農林專家及技術人員開展政策、法律和技術等服務,因地制宜發展“林菜”、“林藥”、“林菌”、“林禽”等特色產業。目前,全市從事林下產業的專業戶有200余家,林下產業規模超3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