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織金縣立足實際,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織金竹蓀等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2017年,全縣種植竹蓀1.5萬畝,預計產量達1500噸,產值達8億元以上,覆蓋貧困人口18000余人,帶動10000余人脫貧致富
為進一步提升竹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織金縣通過電商平臺來銷售竹蓀,拓寬了竹蓀的銷售渠道,為村民增收致富尋找到了新路子。目前,織金縣紅托竹蓀種植面積長年達到15000畝以上,每年的產量超過1100噸,產值8億元,帶動就業15萬多人,其中帶動貧困人口就業1萬多人,年人均務工工資可以達到2.8萬到3.2萬。
據了解,紅托竹蓀,是整個竹蓀家族中的佼佼者,自古為南方官吏朝貢珍品,被譽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而這種竹蓀品種,是畢節市織金縣特有的自然環境孕育出的品種。織金縣特有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竹蓀的生長,織金紅托竹蓀質量上乘,深受消費者喜愛。織金縣是國內唯一最大的清香型紅托竹蓀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的集散基地,每年培育竹蓀種8000余萬瓶,貴州省境內及云南、四川、湖南、廣西地區種植的紅托竹蓀都是織金竹蓀種。這里種植竹蓀的農戶完全不用愁銷路,產品遠銷上海、深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