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26
來源:福建日報
林占熺,1997年赴寧幫助發展菌草業。此后他20多次到寧夏,帶著團隊攻克多個技術難題,使菌草產業在寧夏全面開花。
1997年,時任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所長、有“菌草之神”之稱的林占熺被福建省領導點將上陣,任務是幫助寧夏發展菌草業。林占熺一口允諾,帶著設備和團隊直奔寧夏,第一站便是彭陽縣。
“種蘑菇?見都沒見過,賣給誰?”圈在大山里、習慣了靠天吃飯的農民沒人敢“吃螃蟹”。
在一片質疑聲中,林占熺和他的團隊帶著20多位特殊的“文盲”弟子,在古城鎮小岔溝廢棄的土窯里,開始了一項項技術攻關。為了培育出與當地水土相符的“本土蘑菇”,除卻夙興夜寐做研究觀測,林占熺還每夜沿著蜿蜒崎嶇的山間小路,借著手電微光查看菇情。村民做夢都沒有想到,第一批蘑菇出棚后,很快就賣完了。消息在山區“炸開”,原來,在技術魔棒的點撥下,貧瘠的土地也可以如此神奇。
為推廣此技術,林占熺一行創辦了技術培訓班,并在閩寧村設立了示范點,先后有120多名教授和技術骨干在菇棚旁安營扎寨,進行包點包棚的無償服務。隨著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技術在寧夏推廣,市場問題悄然而生,林占熺又當起了“推銷員”,和他的團隊帶著菇樣,從銀川出發前往包頭、蘭州、西寧、西安、上海等地,馬不停蹄地進行市場調查。
此后的8年間,林占熺20多次到寧夏,攻克多個技術難題,使菌草產業在寧夏全面開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