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農業四大新看點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三農”專家學者,就文件精神進行全面解讀。
從農田到餐桌,農產品數量和質量都要保安全
文件確定,以解決好地怎么種為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解決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滿足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秦富說,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體現了把糧食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的地位,上升到了基本國策。
文件提出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對此表示,此次文件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從注重數量轉為數量質量并重,以可持續的方式確保數量、質量雙安全。這是解決當前人們對農產品信任危機的根本手段。
在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東陽看來,文件一大亮點是突出強調了食品安全的責任,把食品安全納入考核評價。以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出現問題,更多的是追究個人和經營主體的責任,這次明確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并列入考核評價,有利于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落到實處,把監管的網撒下去,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抓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文件提出,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試點,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抓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為此,國家將完善森林、草原、濕地、水土保持等生態補償制度,繼續執行公益林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建立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態修復治理區和蓄滯洪區生態補償機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說,我國農業資源環境已到了承載極限。土地重金屬污染、地下水的過度開采、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等問題,急需得到切實有效改善。耕地、林地、水等農業資源到了該休養生息的階段,必須實現制度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農業資源要得到休養生息,政府必須要有配套措施,保證農民收入水平不降低。我們這一代人要承擔農業資源與糧食生產能力代際傳承的歷史責任,留一點良田給子孫后代。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經濟研究室主任朱立志說,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在路徑方面要著重以科技創新提高水、農藥、化肥等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在發展目標上既要考慮可持續發展,還要考慮穩定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強調可持續發展不能侵害農民利益。在發展步驟上要堅持穩中求進,科學規劃。如先保護污染嚴重的地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然后推廣開來,有序推進。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