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市平泉縣食用菌產業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
發布時間:2012-02-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見到梁希才,五句話中有四句是“對不起,忙完這個電話……”可剛掛上手機,桌上的座機又應聲響起。在平泉提到食用菌人們首先會說到一個人,這個人被譽為“食用菌技術的領路人”,他就是梁希才。幾十年里,梁希才憑著堅強的毅力和開拓進取的精神,使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呈“星火燎原”之勢。梁希才今年53歲,現任平泉縣食用菌研究會副理事長,平泉縣希才應用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從事食用菌種植已近30 多年的時間。從2月1日,中央下發今年一號文件,將農業科技提高到國家戰略后,他就沒有一天閑時候。“新世紀以來,‘三農’已經連續被關注了9年。備耕時,參加各種培訓‘充電’,咨詢專家‘問診’,購買‘創新’農機具的農民絡繹不絕,他們不再盲目搞生產,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科技應用上。”俗話說:“耍正月,鬧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中央“一號文件”如一場春雨,將民間舊習俗吹散。入春以來,平泉開展 “菜單式”春耕培訓,讓受益的農民覺得很“解渴”。“科技人員把新技術,新產品編制成‘菜單’,讓我們自己挑選使用,農業科技專家在電視臺定期講授農業知識,科技講師團傳技術到戶,在地頭給我們現場指導。”榆樹林子鎮農民張國成說,“經過技術改造,我改種大棚蔬菜,一年下來至少能收入1萬元。現在1畝頂過去10畝。”掌握、采集、了解市場供需行情和致富信息,這是今年農民科技備耕的新“亮點”。農民有組織的到民營科技型企業、到外地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掌握致富“良方”。同時,農民們利用網絡查找農副產品供需信息和科技知識,撥打“農業服務熱線”,進行“探市”,根據供需動態,安排生產計劃。在龐瑞斌發明的“手扶多用田間作業機”銷售點,許多農民在詢問、選購。這種創新型農機具,已制作并銷售出300多臺樣機,主要銷往遼寧、內蒙及周邊地區,深受用戶的好評。入春以來,富裕起來的農民為了改躬身壟畝為輕松操作,爭先購買“輕便式播種機”、“方便適用的人工追肥器”、“田間作業機”等先進農機具“創新”換代新產品。有理由相信,給農民吃“偏飯”的中央一號文件已經、正在、即將呈現的喜人景象遍布承德鄉村、溫暖紫塞沃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