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0-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最近,栽培在云和縣農業精品園恒溫庫里的首批菌棒,已經長出了雪白的杏鮑菇。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批杏鮑菇完成采收后,留下的菌棒并沒有被廢棄,而是經過二次加工后統一安放進常溫育菌室,作為培育秀珍菇的菌棒“重裝上陣”。
同一根菌棒,如何孕育出兩種珍稀菇?據精品園負責人葉少平介紹,這種菌棒以玉米芯、棉籽殼、木制玩具邊角料為原料,制作加工不需要浪費林木資源,菇類生長期間也無須噴灑農藥,每段的制作成本只要1元多,但已經通過了嚴格的栽培試驗,確保菌棒能在不同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下,連續提供兩種珍稀菇生長的充足養分。
盡管同為珍稀菇,但與秀珍菇相比,杏鮑菇顯得更加“嬌生慣養”。從育菌到出菇,都必須在不同溫度的恒溫房里進行。在精品園區記者看到,40個鋼結構標準溫控房里,存放著24萬段菌棒,每個房間都根據杏鮑菇的不同生長階段保持不同的溫度,每日循環不間斷產出3噸優質杏鮑菇,年產值可達到950萬元。
“培育杏鮑菇投資較大,一般的農民難以承受。”葉少平說,精品園區投資1200多萬元,發展目前全市投資規模最大的杏鮑菇栽培項目,與此同時,又在核心園區的周邊新辟了1000多畝秀珍菇基地,專門為菌棒二次出菇提供場所,并以委托栽培的方式,將秀珍菇種植任務分解給周邊的農民。
為了幫助菇農掌握栽培技術,園區還專門派出科技指導員,對農民進行全程技術幫扶。同時,精品園還與菇農簽訂了訂單式收購合同,解除菇農銷售的后顧之憂。今年,參與秀珍菇基地開發的農民增收額將超過1200萬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