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8-2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郫縣安德鎮公路邊一棟不起眼的院落里,一名男子正在認真地照顧著自己培養的珍稀食用菌。這位名叫高興祥的漢子從事食用菌的栽培已經27年了。很多人并不知道,高興祥還是阿壩州金針菇種植產業的“祖師爺”,他從1995年就開始免費培訓當地少數民族種植食用菌。他的學生中,有人種植金針菇的年產值已上百萬元。
金針菇年產值1億
全靠老高一手“栽培”
1982年,高興祥開始種植食用菌。翌年,他到重慶學習進修種植技術,回來后就開始培訓農戶大規模從事食用菌產業。
他舉辦的免費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吸引了大批人來學習。1995年,高興祥開始培訓4個阿壩州學生,從制種到打包、批發,他都是手把手地教。為了讓學生盡快學習這門技術,他常常凌晨4點就起床,帶著學生們去批發市場賣菌子。
學生當中,最讓老高驕傲的是藏族弟子劉家金。劉家金原來是阿壩州紅原縣一名普通的長途汽車司機,從高興祥這里學會菌類種植技術后,他回到阿壩創立了兩個菌類種植基地,現在的年產值已有上百萬元,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種植大戶。
“可以說,阿壩州現在的金針菇種植戶都是我的‘徒弟’”,高興祥說,他的少數民族學生有60多個。他包里一張破舊、寫滿學生姓名和電話的記錄本說明了這一切:上面的名字有卓瑪、朵爾巴、扎西啰啰……可謂“桃李滿阿壩”。
如今,阿壩州的反季節金針菇產值可以達到1個多億。這,全靠高興祥一手“栽培”而成。
回族大叔建成
全國最大“大盤雞”調料廠
在大街上,人們時常可以看到新疆“大盤雞”的招牌,這種少數民族風味食品頗受歡迎。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青白江坐落著全國最大的“大盤雞”調料工廠,其產品遠銷西北、西南等地。它的創辦者是當地一位回族大叔,名叫賈克祿。
賈克祿的企業名叫“榮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一家專門從事農產品深加工的少數民族民營企業。按照穆斯林食品生產要求,賈克祿帶領員工生產出優質的火鍋底料、牛油、雞油等各種產品。而他專門針對大盤雞開發的調料如今成了“搶手貨”,新疆很多客戶都在“爭奪”這一產品。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賈克祿也越來越多地解決了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而且很多就是當地的回族同胞,到他公司上班和圍繞公司搞農產品加工的人多達上千人。2008年,榮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銷售額達到4000多萬元,利稅300多萬元。
現在,賈克祿看中了企業附近正在修建的物流園區,準備開餐廳、賓館為其配套。在他的計劃中,要把工廠面積從現在的12畝擴大到27畝,一直延伸到物流園旁邊。
又訊 昨日上午,犀浦韓家港廣場人山人海,伴隨著《金色的太陽》的悠揚旋律,一群身著民族盛裝的群眾載歌載舞,拉開了“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表演的序幕。犀浦鎮民族大團結宣傳活動也正式開幕。“據我們掌握的數據,黑水縣各族群眾常年待在犀浦的就有1500人以上。”阿壩州黑水縣人民政府外出人員務工站站長闕健認為,犀浦等地良好的民族大團結氛圍,很好地促進民族團結和融合,對少數民族地區起到了強烈的輻射作用,也是內地與民族地區交流的紐帶。(劉友莉/成都商報)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