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3-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利用大棚種植金針菇、番茄和西芹,每畝年純收入可達2萬元以上,同時還能減少蔬菜病害和培肥土壤。
金針菇選用農藝性狀優良的品種。9月下旬按棉殼79%、麩皮10%、玉米粉10%、石灰1%的比例配合培養料,料水比為1∶1∶3,充分拌均,培養料以手捏成團、手松即散為好。用長33厘米、寬18厘米的塑料袋裝培養料,料高11厘米,料面壓緊,扎好袋口。將菌袋放入常壓滅菌鍋內滅菌,菌袋中溫度達100℃后繼續加熱6小時,停火悶1夜后取出,料溫降到30℃以下時接種。接種前將菌種放入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濕。接種后將接種袋放在發菌室內保持22℃恒溫條件培養,每隔10天翻1次袋,30天后栽培袋中菌絲就可長好。11月中旬西芹騰茬后整地,6米寬的大棚做4畦,畦寬1.1米、深5厘米。扣棚熏蒸殺蟲后排入發好菌的栽培袋,溫度低時挨緊排放,溫度高時袋間相距4厘米。菌袋發好菌后將袋口向外翻卷至下方離料面3厘米處。菌袋上面覆蓋黑色地膜,每天掀動黑色地膜通風2~3次,溫度控制在5~10℃,相對濕度控制在85%。菇長到齊膜面時將袋口向上翻2~3厘米,覆膜保持溫度在6~13℃、相對濕度在90%,如此反復,直到袋口全部展開。元旦前金針菇子實體長20厘米、頂蓋直徑為0.5~1厘米時采收。頭潮菇采收結束后搔菌,將料面萎縮的菇體和老菌皮除去,并在料面打5個直徑為0.4厘米的孔,噴施白糖、尿素、磷酸二氫鉀(比例為1∶1~0.5)600倍液,每個菌袋噴150毫升。1天后倒出未吸收的水分,菌袋上覆蓋黑色地膜。除每天增加通風1~2次外,其余管理同頭潮菇。濕度小需要補水時,可以向畦內灌水,通過地面蒸發補水。春節前采收二潮菇上市,次年2月中旬采收結束。
番茄選用合作518、春粉紅等早熟、抗凍、高產品種。12月初在育苗棚內采用電熱溫床育苗,每畝大田用種量為25~30克。播前施足基肥,培育壯苗。12月下旬假植。次年2月下旬苗齡80天時移栽,合理密植,每畝栽3000~3300株。定植后加強肥水管理。采用雙稈或一稈半整枝,適時適量應用激素調控。收獲前不宜大水漫灌,以防果肩開裂。7月中旬采收結束。
西芹選用碧玉文圖拉、美國加州王等耐熱品種。6月中旬浸種催芽,種子露白時播種,每畝大田需苗床80平方米,需種子150克。播后晴天早晚各澆1次水降溫保濕,以利于出苗。夏季高溫時在苗床上塔1米高的陰棚,棚上蓋一層薄膜和兩層遮陽網。番茄收獲后深翻土地20厘米以上,施入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土肥充分混合后整平。8月上旬苗齡50天時,選大小一致的芹菜苗分批定植,每畝栽1萬株左右。定植后保持田間濕潤。天氣炎熱時,在大棚上覆蓋遮陽網遮陽。植株生長前期以降溫、中耕除草、追施適量速效氮肥和硼肥、防治蚜蟲等管理為主,生長后期以保溫和追肥為主。采收前20~30天噴施濃度為20~50毫克/升的九二溶溶液1~2次。注意防治蚜蟲和斑枯病、疫病、軟腐病等病蟲害。11月中旬采收結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