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使綠色食品適逢其時
發布時間:2003-05-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當非典流行,嚴重干擾人們的生活工作秩序時,人們不禁又聯想到禽流感、瘋牛箔…據專家推斷,這些疾病的起因大都與吃的有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廣泛的關注,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別是在總量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上升為農業發展的突出矛盾。
近幾年是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期,也是綠色食品加快發展的時期。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860元,比1998年增長26.5%,年均增幅為8.1%。同期,綠色食品產品數增長1.4倍,年均增幅33.1%。一些大型商嘗超市等商業企業積極進入綠色食品營銷領域。這幾年綠色食品出口貿易額一直保持40%的增長速度。
另一方面,有關綠色食品的生產觀念、質量標準已被更多的農戶、生產加工企業所接受。近幾年來,綠色食品產品開發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綠色食品產量規模不斷擴大,某些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已占有較大的比重,如綠色食品奶粉產量已占全國總量的40%。一些地方已經形成綠色食品的集中產區,在全國同類綠色食品產品中,黑龍江、江蘇兩省綠色食品大米占50%;內蒙古、黑龍江兩省區綠色食品乳制品占59%。
加入W TO之后,綠色食品的優勢更加明顯。我國綠色食品質量標準高,衛生指標已達到發達國家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有利于樹立消費者的信心。另外,綠色食品還具備環保優勢,易于打破涉及資源和環境保護領域的綠色壁壘,不但能在國內市場保持較強的競爭力,而且還將成為帶動農產品出口的主導力量。
種種跡象表明,綠色食品的發展,既有市場需求,又有生產潛力,它應當在我國的農業結構調整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目前,綠色食品正在步入一個加快發展的階段,增強綠色食品的制度優勢、品牌優勢和產品優勢,是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政府部門應當引導、扶持綠色食品產業擴大總量,培育市常重點是加快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的產品開發,發揮其資源和環境優勢。特別是要組織和引導大型商業流通企業參與綠色食品市場建設、充分實現綠色食品的市場價值,逐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質量就是生命,在這一點上,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要求更加嚴格。我國目前的綠色食品市場也存在著魚目混珠的現象,這對綠色食品的持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強綠色食品產品質量監管,特別是嚴把認證關,加強對獲標產品的質量監管,打擊假冒行為,這既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又可確保綠色食品的質量信譽。 (摘自新華網 )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