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七鄧營村土地貧瘠、發展滯后、靠天吃飯,為了改變貧困村現狀,立足本村實際,經過走訪和調研,深入調查和市場分析,結合交通便利條件,發展食用菌種植市場前景好。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決定新建溫室大棚,發展食用菌規模種植產業作為該村的主導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貧困戶收入。
2018年以來,七鄧營村積極爭取扶貧整合資金110萬元,建成保護地面積8.6畝溫室大棚10棟,制菌車間200平方米,年生產各類鮮菇20萬斤,村集體經濟年收益7萬元。
2019年,七鄧營村將建成的5座大棚整體發包,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扶貧資金投資收益率達到10%。同時,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將3.8畝溫室大棚作為七鄧營村食用菌種植車間,并向全村農戶輻射,確定發展10戶貧困戶,每戶新建0.1畝溫室大棚,投資4000元,由幫扶單位縣發改委出資2400元,農戶自籌1600元,并由種植公司負責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負責發菌前的一系列工藝制作,并把菌棒分發到農戶家中種植,出菇后公司回收產品,統一銷售,做到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今年,經鎮、村兩級黨組織研究決定,商都縣爭取到扶貧專項資金30萬元和京蒙對口幫扶單位平谷區扶持資金20萬元,再擴建溫室大棚5座,新增保護地面積4.75畝,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6萬元。由于前期蘑菇菌棒是外購,成本高、等候時間長,質量也不好控制,商都縣又爭取到商都縣財政扶貧專項資金30萬元,擴建蘑菇菌棒生產車間200平米,購置相應的配套設備,每年可節約成本15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1.8萬元,同時,解決40多名貧困戶就業問題,人均務工收入3000元以上,達到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貧困戶致富的雙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