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朱麗軍)景寧縣地處浙西南山區,地貌可用“兩山夾一溝,眾壑鬧飛流”來形容,良好的資源和自然環境為發展食用菌產業提供了保證。“黑木耳―單季稻”高效生態種植模式一直是該縣的傳統支柱產業,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該縣為了加快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行“黑木耳―單季稻”種植模式,既發展了特色優勢產業,又穩定了糧食生產。黑木耳選用當地新科、916等品種,單季稻選擇中浙優8號、粵優938、兩優培九等雜交稻品種。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閑田栽種黑木耳,8-9月制棒接種,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排場,翌年5月中旬之前采收結束;5月下旬至10月栽培單季稻。
為爭取“黑木耳―單季稻”優質高產,近日該縣英川、毛洋、秋爐、家地、九龍、梅歧、景南等鄉鎮街道的技術人員正在指導農民開展“黑木耳―單季稻”高效生態種植模式中的單季稻旱育秧。“這種育秧技術不僅比常規水育秧省種、省工、省秧田,秧苗的質量好,生長不受氣候影響,降低約三分之一的成本。而且可防范單季稻育秧期間出現的春寒影響,有利培育壯秧”,保障“黑木耳―單季稻”高產田畈用秧苗的需求。據悉,為擴大“耳―稻”推廣面積,該縣各地農民正在忙碌播種,單季稻育秧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正在育好秧、育足秧,為單季稻優質高產打好基礎。